其實這是第二次了...上回不得其門而入
兩次的天氣倒是很像,令人生厭的陰雨綿綿...不過雨天去礦坑特別有感覺
動線相當詭異的瑞芳車站,必須在這邊轉平溪線
到了入口處,明明不是公休日,卻連一個人也沒有,門也關著
電話打過去,對方說因為前一天帶活動太累,所以全體員工休息一天= =
雖然我是可以理解啦,不過博物館這種開法也太隨興了,哈哈
好吧,只好亂拍一通到此一遊照,應付了事
門口的老東西電車頭,當然是已經不能用了
很有味道的椅子跟花盆...這也是老東西
第二次前進十分車站,一樣是陰雨綿綿的啦= =
短短的火車看起來總是比較可愛
一樣到了上次的地方(車站出來左轉一直走),原來真正的入口不在這裡,而是在山上。
在木屋裡面買了票,裡面的阿婆會打電話叫山上派車下來接駁,蠻特別的
(雖然車子很臭= =)等車的空檔可以坐著看一下影片
因為一直飄雨,相機拿出來必濕,所以入口我也沒拍照
總之車子會一直把人載到裡面,然後大致上就是當年礦場的樣子,很多東西(應該吧?)都還維持原狀
礦工領名牌之後,就到這邊來領照明燈。
大概是直接拿廢棄礦場作博物館的關係,東西很多,也不怕人家摸,幾乎沒有「禁止動手」的牌子。
甚至導覽員還會要遊客試著搬一些很重的器材體驗一下,但相信我,大部分人應該都不想動手= =
這邊的參觀方式還蠻離奇的,會先有導覽員帶著解說一遍,鑽鑽模擬坑道之類的,過程大概接近一小時。然後帶去坐台車,之後才會放牛吃草。
所以雖然他四點才停止售票,但最好還是早點來,不然會沒有時間亂逛。
博物館的靜態內容其實也很簡單,主要就是一個大陳列室,介紹一些煤礦的前因後果;另一個陳列室展示一些礦工器材,看起來都是現役退下來的,很有歷史感。而且就是直接擺在面前,完全沒隔閡,甚至可以拿起來看,跟一般博物館很不一樣。
然後就是礦場的各項設備房舍,浴室等等。
重頭戲應該就是坐台車吧...這個是台灣最早的電力火車,有個綽號叫獨眼小僧,因為前後各有一個圓洞窗戶= =
以前在鐵路書偶爾會看到,今天終於見到本鑽了
然後前面那個長的有點像雪隧洞口的,就是新平溪煤礦的坑口了
聽說這開車的阿姨跟當年還是同一個,老經驗= =
雖然車頭的集電弓還在,不過已經不用了,電車線也沒了。現在改用充電的。
阿姨直接側坐在車頭旁邊進行調車,果然是高手,我用看的都覺得很顛簸
因為全場只剩我們兩個遊客,所以愛坐哪就坐哪,當然一定要坐第一排的阿
可以看到車頭先開出去再倒退回來,三兩下就接好了
半路的情景,真的是比想像中崎嶇不平,下坡的時候感覺會「落輪」
這些車頭和阿姨年紀都大了,還能這樣操,也是不簡單
有一段是在樹林裡面,很有當年礦區的感覺。
坐到終點有個小台車站,還有讓車頭掉頭的環形路線,和一個翻車台。
當年台車推到這邊之後,可以整台側翻,把煤礦漏到底下的台鐵貨車裡面,當然現在已經看不到了。
按照地圖,應該要有一條步道可以通到底下的洗選煤場,但我懷疑它已經不見了。因為台車一直在上面等著載我們回去,也不好意思拖太久,所以就沒仔細找。
平台上面可以俯瞰十分,煙雨濛濛。
回到街上,天色已經暗了。因為之前亂吃的經驗實在是不怎麼樣,決定搭火車到平溪去偵察有啥好吃的....
(結果發現,平溪能吃的東西果然比較多...注意我是說能吃喔,不是好吃)
同場加映:火車站的貓。
這種地方的貓好像都特大牌,一堆人在旁邊指指點點,甚至毛手毛腳,他也可以繼續睡,真是格老子的。
睡的可香勒,還會調個頭繼續呼呼大睡= =
- Jan 17 Thu 2013 00:22
十份--煤礦博物館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